儿科疾病健康指导目录
一、新生儿肺炎健康指导
二、腹泻病健康指导
三、尿路感染健康指导
四、肺炎健康指导
五、支气管哮喘健康指导
六、过敏性紫癜健康指导
七、新生儿黄疸健康指导
新生儿肺炎健康指导
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温湿度适宜,夏冬季可借助空调或取暖器调节。相对湿度55%—65%为宜。定时通风,一般每日二次,避免对流风。
二、注意观察小儿面色,有呼吸困难及紫绀及时报告医护人员。
三、静脉给药注意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防止急性心衰、肺水肿。如需口服用药需根据医嘱,不可随意增减。请勿在小儿哭闹时喂药,以免误吸入气管。
四、以母乳喂养为佳,少量多餐。人工喂养奶头孔大小要适宜。喂好后将小儿竖直,头伏于母亲肩上,轻拍其背以排出咽下的空气,避免溢奶和呕吐,母乳不能人为限定喂奶时间。
五、注意保暖,避免着凉,衣着以小儿的手足温暖而不出汗为宜。
六、少去公共场所,减少探视,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者。
七、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对脐部有渗血、渗液,7天后仍不脱落,应去医院检查。
八、病愈后两周进行预防接种。
九、注意补钙(一般从一月开始),防止佝偻病。
腹泻病健康指导
一、调整饮食,控制腹泻。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喂(母亲忌食油腻食物),暂停或减少辅食。6个月以上患儿,给予易消化饮食(急性期给予米汤喂食),少食多餐,并少食粗纤维食物和易产气食物,忌甜食和生、冷、硬、刺激性食物。
二、按医嘱口服思密达,保护肠道粘膜。
三、 注意观察患儿大便,尿量,皮肤弹性及眼窝,前囟凹陷等变化,以免并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四、 注意臀部清洁,使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便后及时清洗、拭干,适量涂抹护臂膏。
五、注意气候变化,防止夜间踢被,避免腹部受凉。
六、在治疗腹泻方面,父母的护理有时比医生的治疗和用药还重要,所以合理喂养是治疗腹泻的关键。保证食物的新鲜和食具、奶具的卫生至关重要,清理患儿便便后的家长一定要有效的洗手。
尿路感染健康指导
一、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二、鼓励患儿多饮水,通过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以促进细菌的排出。
三、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且富于营养,以增加机体抵抗力。
四、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便后清洗臀部时要自前向后擦洗,以减轻尿道口的感染。注意勤换内裤,幼儿要早穿合裆裤避免尿道口污染而发生感染。
五、偶发作者只要保持足够的入水量,辅以对症治疗,多数可以自愈。如症状较重,伴有全身不适或腰部叩痛时,则需要给予抗菌药物。
肺炎健康指导
一、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直吹和对流风。
二、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
三、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密切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四、注意休息,减少活动,使患儿安静舒适避免哭吵,以免加重通气不畅和心脏负担并发心力衰竭。
五、高热患儿更应多卧床休息,帮助康复,减少并发症。高热时衣被不宜过厚,应松解衣物有利散热,按医嘱用退热药。观察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
患儿此时多伴有发热、食欲减退、呕吐等症状,因此家长应注意少食多餐,饮食清淡易消化且富有营养,多喂温开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哮喘患儿避免接触过敏原,且禁食易致过敏的食物。喂养时随时注意患儿的呼吸,避免呛咳。
六、多饮水,多拍背,帮助痰液稀释、松动利于排痰。拍背法:五指并拢,略屈,呈空心掌,轻拍背部,由下向上拍,由外向内拍。
七、家长切忌捏住患儿两侧鼻孔用力擤鼻涕,以免并发中耳炎。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巾捂住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原菌污染空气而传染给他人。
八、雾化吸入和吸痰治疗尽量不要在哺喂后1小时内进行,以免引起呕吐。
支气管哮喘健康指导
一、保持患儿居住环境内空气流通,同时要注意取暖时的煤气、装修材料等气体刺激患者的呼吸道,以免引起病情的加重。注意保暖,冬季适当提高室温,夏季避免大汗。
二、急性发作期的患儿应采取半卧姿势,保持居住环境的安静通风、患儿的被褥和枕头尽量不要选择羽毛或旧棉絮填充物,以免引发病情的发作,对于突然发作的患者要注意及时服药,可以选择一些平喘的药物喷入咽喉,促进痰液的排出。
三、哮喘患儿护理措施中的饮食宜清淡,忌吃一些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呼吸道,引起病情的发作。
四、患儿平时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避免过度敏感引起病情的反复发作。
五、雾化剂的正确使用:吸前摇动,于吸气时按压在功能残气位缓慢吸至肺总量,然后屏气10秒钟,再缓慢呼气。
过敏性紫癜健康指导
一、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抓伤、擦伤,忌用碱性肥皂清洗皮疹部位的皮肤,衣着应选用全棉布料,保证衣物的宽松、柔软、清洁、干燥,不穿对皮肤有刺激的化纤衣物。
二、伴有腹痛的患儿应卧床休息、暂禁食,家长尽量守护床边,禁止腹部热敷,以免引起肠出血。腹痛呕吐缓解后可进食温凉的流质(如米汤等),然后逐渐过渡到温凉的无渣半流质(如面条、稀饭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及药物,避免食用硬食和带刺食物(如鱼、排骨、瓜子、硬面饼等),进食应细嚼慢咽。
三、尽量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关节疼痛时家长可帮助患儿采取舒适体位,轻轻按摩疼痛的关节处。伴有血尿症状的患儿饮食上应注意限制水和盐的食入,观察患儿尿量、色、质的变化,以免并发较严重的紫癜性肾炎。
四、愈后患儿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在花粉多的季节,过敏体质的患儿应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不可滥用药物,以免发生药物过敏。关心患儿心理变化,保持良好情绪,增强抗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提高自护能力。
五、饮食护理: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鲜枣、猕猴桃、梨等)。忌辛辣刺激的食物及海鲜发物,如公鸡、海鱼、羊肉、牛肉等,忌易过敏食物(如鱼、虾、蟹、蛋、奶、菠菜、菌菇等)。家长应加以排除后确定导致过敏的食物并且今后严格禁止食用。
新生儿黄疸健康指导
一、注意保暖,维持体温稳定,以免患儿低体温使黄疸加重,
二、适当多晒太阳(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应避开阳光剧烈时),以利于黄疸消退,促进钙的吸收。
三、按医嘱暂停母乳喂养72小时,以便观察鉴别患儿是否为母乳性黄疸。鼓励提倡母乳喂养,暂停期间母亲应每2-3小时用吸奶器吸出乳汁,以保证乳汁的正常分泌,以便患儿黄疸消退后继续母乳喂养。母亲尽量避免焦虑(不良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乳汁分泌),调适好自身,保持心情平和,注意合理饮食和充足睡眠,避免精神紧张,增加母乳喂养的信心也可促进乳汁分泌。
四、家长尽量配合医嘱进行抽血化验,以便于了解患儿的黄疸程度及病因。
五、黄疸指数过高可并发胆红素脑病,加重病情,家长应积极配合做好连续有效的蓝光照射。蓝光照射时注意保护患儿眼睛和会阴部,戴好避光眼罩和避光纸尿裤。在蓝光照射期间尽量不要经常将患儿抱出暖箱,以免着凉感冒。
六、注意保持脐部干燥,对脐部有渗血、渗液,7天后仍不脱落,应去医院检查。
七、黄疸期间禁止预防接种,黄疸指数﹤6mg/dl时方可接种。
八、注意补钙,防止佝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