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疾病健康指导目录

感染科疾病健康指导目录

一、 病毒性肝炎健康指导
二、 细菌性痢疾健康指导
三、 麻疹健康指导
四、 手足口病健康指导
五、 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指导 

 

 

 

 

 

 

 


病毒性肝炎健康指导

一、传播途经
甲、戊型肝炎经消化道传播。乙、丙、丁型肝炎以经血液传播途径为主,可经输入染有病毒的血液、血制品或使用染有病毒的注射器材及医疗器具等传播;母婴传播是重要的传播途径,包括经胎盘、分娩、哺乳等方式传播;家人之间日常生活的密切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途经。
二、健康指导
(一)指导病人进行皮肤自我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减轻皮肤瘙痒。
(二)介绍病人所患肝炎的类型、传播途径、隔离期、隔离措施、消毒方法及家属如何进行预防等。如甲型和戊型肝炎,病人和健康人之间作好生活隔离;乙型和丙型肝炎,作好血液和生活接触隔离,对乙型肝炎接触者应进行预防接种。
(三)慢性肝炎病人出院后避免过度劳累、酗酒、不合理用药等,避免反复发作,并定期监测肝功能。
(四)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禁止献血和从事饮食、水管、托幼工作。
(五)婚姻:急性肝炎病人病情稳定1年后方可结婚,已婚者应节制性生活。
(六)定期复查:出院后1个月每半月复查1次,以后每1-2个月复查1次,半年后每3个月复查1次,定期复查1-2年。

 

 

 


细菌性痢疾健康指导

一、传播途径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属于消化道传播疾病。痢疾杆菌从粪便排出,通过食物、水源、生活用品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传播,经口感染。经水和食物传播可造成爆发流行,常发生于夏秋季。
二、健康指导
(一)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饮食、饮水、环境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二)从事餐饮、托幼等服务工作定期检查,慢性菌痢及带菌者一律不得从事上述行业的工作。
(三)向家属及病人说明消毒隔离必要性及重要性,病人必须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接触者需医学观察7天。
(四)慢性菌痢病人出院后避免过度劳累,禁食生冷食物,受凉等,以防复发。复发时应及时治疗。

 

 

 

 


麻疹健康指导

一、传播途径
麻疹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传染性很强,间接传播者少见。
二、健康指导
(一)针对病人家属对麻疹知识的缺乏,向其介绍有关麻疹的流行病学知识及常见并发症。
(二)减少探视和陪护,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者禁止探视,以减少病人感染机会。劝告探视者不得探视,以免传播。
(三)告诉家属出疹期高热一般无需退热,以免影响皮疹发透,若体温在39.5℃以上可酌情退热。
(四)采取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手足口病健康指导

一、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主要通过呼吸道、胃肠道和密切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喷的飞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
二、健康指导
一旦病人确诊为手足口病,应交代病人勿到公共场所,对未住院治疗的病人应教会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和饮食调整,对家中易患人群可给予板蓝根冲剂口服,抗病毒冲剂等预防感染。

 

 

 

 

 

 

 

 

 

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指导

一、传播途径
流行性腮腺炎属于呼吸道传播疾病,主要经飞沫传播,密切接触亦可传染。
二、健康指导
(一)宣传有关腮腺炎的防治知识,对易感儿接触者医学观察3周。
(二)流行期间不串门,不到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外出戴口罩。
(三)指导家属做好隔离、用药、饮食等护理工作。
(四)告诉家长使患儿减轻局部疼痛的方法及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和观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