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对我而言是一个遥远而又神秘的地方。我们科室有个医生是援疆知青子女,逢年过节,她妈妈都会邮寄过来很多新疆特产——大红枣、葡萄干、核桃……我常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在心里向往:什么时候能到新疆去看看?
“送医下乡”圆我新疆梦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有幸参加了由中国民委组织的“中华民族一家亲,脑心同治走基层”活动,这是国家民委按照中央关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要求,面向边远民族地区基层群众开展的一项文化惠民活动,是党和国家关爱少数民族群众的一项惠民工程,旨在通过送戏、送书、送医等活动,加强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交流,切实满足少数民族精神文化需求,大力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我一方面为能有机会去帮助边远维族同胞而高兴,另一方面为能圆我长久以来的一个新疆梦而窃喜。
2015年6月的一天,在长途飞行了7个多小时,大巴颠簸了3个小时后,我们“中华民族一家亲”送医下乡上海专家团十余人来到了阿克苏的柯坪县。原以为新疆是个草深牛肥、风景秀丽的好地方,但一路盐碱地的贫瘠,顿觉满目苍凉。来到县城最好的宾馆,但宾馆条件简陋,而且没有空调,让我在大红枣、葡萄干、核桃的基础上对南疆有了个更深切的认识——这是个全国贫困县。
用我的所学全部奉献给患者
第二天,在“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下基层之送医活动启动仪式后,我们开始在柯坪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4天的义诊及讲课活动。这里的少数民族纯朴而善良,翘首期待着专家们的到来,一进诊室,专家们便被围得水泄不通。为了能多看一个病人,我们不敢多喝一口水,全程关闭手机防干扰。由于当地的饮食习惯、卫生条件等问题,这里的妇女乳腺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尿路感染等发病率颇高,而且由于传统观念及经济条件的限制,症状轻者大都不愿就诊,来到诊室的病患症状都很明显,妇科检查时异味强烈,为了不造成与病人的距离感,有利于交流,我全程坚持不戴口罩,耐心细致地问诊,为每个妇女都仔细地做妇科检查,在当地维族医生、志愿者的帮助下,顺利地开展工作。这里的乳腺疾病、尿路感染等患者都不愿看外科及泌尿科,于是,我亦成了一名全科医生,看着病患期盼的眼神,我实在不忍心将她们拒之门外,我唯有用我的所学全部奉献给我的患者。
向坚守阵地的医生致敬
在和维族医生的交流中,得知他们病房加门诊一共5名医生,一个门诊医生需看妇科、产科甚至新生儿常见病,很多病人因各种原因拒绝辅助检查,不循医嘱,医生需苦口婆心花费大量时间去解释、规劝;病房4个医生,4天一轮班,全年分娩量在1500左右,还要开展宫外孕、卵巢囊肿等手术,非常辛苦。同时由于条件艰苦,留不住人才,有一些设备有但是不会用,门诊的阴道镜检查设备形同虚设,在简单地培训了当地医生的同时,也不由地对留守在这里的医务人员心生敬佩,你们辛苦了!
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5天的义诊一晃而过。在这5天里,我感受到了当地条件的艰苦,感受到了维族人民的质朴,感受到了当地政府对我们的热情,感受到了民族大团结的和谐,同时也感受到了自身价值的体现,看着当地的妇女姐妹们愁眉苦脸地进来,微笑着道谢而去,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要改变当地人民的饮食、生活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只是一个开始,在国家民委、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今后能将“卫生走基层”这条路走得更宽!中华民族一家亲,民族团结心相连。愿各民族人民象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妇产科 石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