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手记】守住了采样的窗口就是守好了祖国的大门

发布时间:2020-09-21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伴着飞机的轰鸣声,来到浦东机场已经一周多了,没有了初来乍到的陌生,也没了新兵进仓的紧张,一切已慢慢进入正轨。


9月11日周五,又是忙碌的一天。今天我们支援T2航站楼,连续五个多小时的进舱作业,早已让我们的护目镜充满雾气,慢慢积聚的汗水忍不住偷溜出护目镜,偶尔还会调皮地跳到旅客们的流调单上,所幸大家都十分理解。


这是一个来自俄罗斯的重点航班,需要采集鼻、咽、血三项标本。正在为一位小朋友进行采样操作时,透过满是雾气的护目镜余光扫到了后方队伍中有个男孩正在缓慢下蹲,出于职业的敏感度,我留心多瞄了几眼。突然,男孩向后倒地,而一旁的家长并未注意到他,我赶紧呼叫我们的领队王自军,王老师也立即前去查看处理,原来孩子是长时间飞行未进食出现了晕厥,医务团队及时处置后慢慢好转了。此时的我才真正理解海关老师授课时所说的,“我们不仅仅是对旅客进行采样,同时也担负着守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下午时分,护理部和工会的老师们来浦东机场慰问,问了抗疫工作开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叮嘱大家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确保身体健康和自身安全,现在夜间温度有所下降,要特别注意防寒保暖,还给我们带来了羽绒马甲。感受着“嘉”人的温暖,心中的信念更是无比的坚定,我们守住了采样的窗口就是守好了祖国的大门。


“打胜仗,零感染,身边是战友,身后是祖国” ,我们共同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加油!

                                       ——骨科护理组 杜诗卉



9月13日,晴,瓦蓝色的天空,万里无云,显得格外明亮,耳边不时传来已经有些习惯了的飞机轰鸣声。摸着镜子里红肿破溃的伤口,有些火辣辣的疼,心情却早已没有了最初的低落。


那天连续两个大航班,近600人次,当时工位全开,海关引流人员也开足马力。旅客中有慈祥的大爷、帅气的大哥哥,漂亮的小姐姐,还有可爱的小宝宝,每个人脸上都是掩不住的回家的喜悦,采样工作紧张而不失节奏,等全部采样完毕,已是近5小时后了。


消毒处置完毕脱下口罩的那一刻,一条3cm宽,边缘清晰,红色纹理状的压痕,横跨鼻梁,深深烙印在两侧脸颊上,一接触空气火辣辣的,疼的直裂嘴!



听到叫声的小伙伴们立即围了过来,

"疼不?表面好像没有水疱。"

"看样子没有伤到真皮层,算一期压疮,不过面积很大。"

"那个看着有点像过敏的样子,你贴的什么了没啊?贴的水胶体没?"

……


这可能就是我们学医人的特殊关爱方式吧,可爱的理性式关怀,让人既暖又安心,敷贴、药膏,还有不知哪里借来的过敏药,分分钟送到手里。就连科室护士长也像长了千里眼一般,第一时间打电话来询问,千叮嘱万嘱咐,像妈妈一样叨叨不完!


护理部任老师来看望我们时,一眼就看到了我的脸,直接一个大大的拥抱,“孩子让你受苦了,一会我马上联系郑老师,放心不会有事的。” 拉着我问长问短的她声音有点嘶哑,眼圈也已经泛红,瞬间心中一股暖流涌入心头,伤口也没那么疼了。


之后,医院国际伤口造口师郑老师给了我许多专业的指导,还送来了纱布敷贴,现在伤口已有了明显好转,我又能积极迎接每天的挑战了。虽然这个印记会慢慢变淡,但这段难忘的抗疫时光,我定将铭记于心。



——神经内科护理组 朱晨越